其中主要的问题是“气紧”。热力供暖每吨每小时消耗天然气80立方米左右,若全国供暖锅炉改造一半,带来的需求增长就超过50亿立方米/年。工业领域,单就造纸来看,若2013年造纸企业全部改气,其带来的天然气需求超过80亿立方米。
随着全国各地改气行动继续推进,2014年中国天然气表观消费将达2000亿立方米左右。2013年我国供气缺口是100多亿立方米,华北地区缺口尤为严重。为解决治理大气污染的压力,京津冀等区域都在争抢气源,气源不足的,则面临装置到位但无气可送的困境。
中国如果掀起“气代煤”的热潮,全球的天然气价格一定上涨。到时候无气可用比空气污染更可怕。不要忘了,进口天然气是要看人家脸色的哦!
煤改气不能从根本解决空气污染
只会加重雾霾
这一年,全国的用煤锅炉都在热火朝天的改燃气。我们就不明白了为什么总是到冬天才开始改?要有多少居民快过春节暖气还没有烧呢。又不让买煤。一吨煤产生的热值约等于700立方天然气,如果一年用5吨煤取暖需要用3500立方天然气,廊坊市自2015年开始采取阶梯型气价,用气量3500立方,每立方3.36元,需要用11760元取暖!
那么,问题来了,为何不像北京一样改电取暖呢?关键国家现在电力能供应到位吗?自从国务院颁发《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》后,各地纷纷提出相关对策,天然气被戴上了清洁能源的桂冠。许多地方“一哄而上”大规模推行“煤改气”,有的地方还强迫企业“煤改气”,未考虑使用其他清洁燃烧技术,也没有考虑天然气的资源供应量。中国科学院某教授认为,如果不顾我国国情和客观条件大规模推行“煤改气”,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。
天然气锅炉无污染排放只是个传说
雾霾的主要成份是PM2.5,生成PM2.5的罪魁又是氮氧化物,目前大规模“煤改气”中使用的天然气锅炉,对控制氮氧化物没有任何优势可言。令人不解的是,各地力推的“煤改气”工作,从公开记载的数据中,很难查到氮氧化物排放量是多少,“煤改气”前后氮氧化物有什么变化。
众所周知,我国是石油、天然气资源贫乏的国度。根据国家能源局的预计,2015年我国天然气消费量将达2310亿立方米,而国内天然气供应量只有1310亿立方米,需要进口1000亿立方米。
北京率先实行煤改气 但空气污染依旧
北京“煤改气”成功了吗?静稳天气下,48小时内北京会达到严重污染,以北京市为例,北京市主城区的燃煤锅炉绝大多数已经改为燃气锅炉,但是,PM2.5雾霾严重污染不仅没有消除,还有进一步加剧的趋势。原因就在于,“煤改气”大量增加排放的氮氧化物,加之汽车尾气排放的氮氧化物,是北京PM2.5雾霾日益严重的根本原因,而且有资料表明,北京空气中的氮氧化物已是二氧化硫的3倍。
按照北京市“十二五”时期燃气发展建设规划,规划到2015年,北京市天然气年用气量达到600亿立方米,排放的氮氧化物量为19.8万吨;2017年用气量达到930亿立方米,排放的氮氧化物量将达到30.69万吨,接近2013年的15倍。
雾霾天数不降反升的尴尬表明,北京的“煤改气”并不成功,并没有改善大气环境,尤其是没有减轻PM2.5造成的雾霾污染。实际上,把北京周围热电厂全部“煤改气”,产生的氮氧化物会更多,PM2.5也更多,会导致在错误的路上走得更远。中国工程院院士倪维斗做过测算,热电厂“煤改气”后,氮氧化物排放不但不会减少,反而会增加,反而会恶化雾霾的状况。
司机发问“铁改汽”怎么办?
随着环保部规定的期限将至,山东、河北各港口逐步禁止接收柴油车运送煤炭。潍坊港、唐山港、烟台港发布的禁运时间点分别是7月底、8月15日和8月底前。其他环渤海港口也都将在9月底前执行环保部要求。
今年2月,环保部联合三部委及六省市地方政府发布《京津冀及周边地区2017年大气污染防治工作方案》(下称《方案》)提出,7月底前,天津港不再接收柴油货车运输的集港煤炭。9月底前,天津、河北及环渤海所有集疏港煤炭主要由铁路运输,禁止环渤海港口接收柴油货车运输的集疏港煤炭。